臨江市紀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上級各級紀委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牢記宗旨、關注民生”意識,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四個“著手”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村務公開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著手”于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工作大局,把推進村務公開工作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機結合起來。中央出臺系列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各項惠農政策能否貫徹到位事關國家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需要最大程度地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臨江市把各項惠農政策公開做為村務公開工作的統領,把政策執行情況公開作為村務公開工作的基礎,把村兩委成員、工作職責、監督電話公開作為村務公開工作的保障,突出對“國家惠民政策”、國家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即“事”和兩委工作人員即“人”的公開。通過著手于農村工作大局,深入搞好村務公開工作,使農村基層干部牢固樹立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辦事有機統一的觀念,不斷提高了村干部貫徹執行政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使之善于用說服、示范、服務的方法推動農村工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著手”于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把推進村務公開工作與認真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村務公開工作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是否真正尊重農民群眾的權利,能否切實解決他們關心的實際問題,是農民群眾衡量村務公開是真公開、真民主還是搞形式、走過場的重要標準。臨江市把充分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了解農民群眾的呼聲以及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與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深入推進村務公開工作,切實維護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根據全市各村公開內容不完整、分類不科學、多個村多個樣的實際,臨江市本著實際、到位、節省和便民原則,統一固化了公開模式,對全市各村統一了公開板必須包含的內容和要求:公開板內必須包括農村基層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村務公開、服務及其他公開、回音壁(群眾反饋意見建議及村整改答復情況公開)六個板塊,同時還要體現包括村各類組織機構組成及工作職責、監督電話,村“兩委”主要工作及民主監督流程圖,極大地方便了村干部和群眾掌握村務動態。 三、“著手”于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把推進村務公開工作與廣泛動員農民群眾參與村務監督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村務公開工作面向的主體是廣大農民,農民群眾的關心、支持和參與監督是決定村務公開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因素,因此臨江市把廣泛動員農民群眾參與作為推動村務公開工作深入推進的重點,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為促使其發揮應有作用,臨江市首先從落實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待遇入手,按村務監督委員每人每年誤工補貼最低600元標準執行,年初納入財政預算。村務監督委員由村民代表擔任,代表全體村民的利益,對村民大會負責。村務監督委員會同時履行村理財小組的職能,并負責對村里發生的各項村務以及村務公開情況進行全方位監督。徹底改變了以往群眾僅僅是 “聽者”的被動身份,使農民群眾向既是“聽者”又是“講者”的主動身份轉變。為更便于群眾及時反饋意見,臨江市統一的原公開欄目內增設“回音壁”窗口,為群眾留下“一枝筆”,也為干群架起一座“連心橋”。 四、“著手”于健全和完善制度,把推進村務公開工作與各村務的規范化和程序化開展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多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發現,全市村務公開工作存在一些村干部對村務公開工作認識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夠均衡、工作程序不夠規范、監督制約不夠有力等問題,特別是針對一些村雖然也重視并也想搞好村務公開工作,但苦于不會抓、抓不好,無從下手的實際,制定實施了《村務公開考核方案》和《村務公開考核目錄》,對事無巨細、紛亂繁雜的村務公開工作條分縷析進行了科學規劃和分類,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全面明確了“村務公開”必須履行的程序步驟,考核必須遵守的方式方法、細則標準、獎懲以及責任追究等項目。針對全市各村制度和簿冊不完善、不統一,一些制度已經過時而新的制度未能跟進的實際,臨江市本著務實、管用、統一的原則,對全市農村各項制度建設進行了統一,共整理歸納出29項制度、14項工作職責、7個簿冊和規范檔案普及全市,促使村務公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規范化軌道。 通過以上四個“著手”措施的全面落實,臨江市村務公開工作按全新模式全面展開,更進一步深入了民心,為全市農村和諧社會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