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吉林網5月7日電 “商家自行制定收費塑料袋價格,勢必會造成價格混亂。”本報昨天報道《超市塑料袋售價擬定每個0.3元》后,在超市業內引起了很大反響,特別是長春一些小型連鎖超市負責人給本報打來電話。 小超市 塑料袋成本比不過大超市 “大型超市如果每個塑料袋采購成本是0.2元~0.3元,小型超市根本無法達到。”李女士是長春市一家小型連鎖超市的后勤采購人員,這家連鎖超市每個門店的面積只有一二百平方米。 “現在有的連鎖店每天可以使用一兩千個購物塑料袋,有的使用量只有幾百個,不能與大超市每天上萬的使用量相比。”李女士告訴記者,由于采購數量有限,在與購物塑料袋生產企業訂購時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現在使用的大購物塑料袋每個成本就有0.15元,限塑令6月1日實施以后,我們買的塑料袋肯定比大超市貴。” 自定價格難監督 她認為,商家自定價格難監督,勢必會造成價格混亂。商家都會追逐利潤,很難保證大型超市制定的價格能保持“零利潤”。把成本加到其他商品上或者提高塑料袋的價格,最終受損的是廣大顧客。 擔心失去客流 “別看塑料包裝的成本只有幾角錢,中小超市以后可能會喪失和大型超市繼續競爭的能力。”一家中型超市負責人孫經理告訴記者。 孫經理認為,一些中小型超市選擇在居民小區附近,靠薄利多銷吸引顧客。但小超市過高的購物塑料袋價格,無形中給消費者增加了購物成本。“消費者在大超市一次可能購買上百元的商品,消費兩個購物塑料袋不算什么,可在小超市花十元錢就要使用一個塑料袋,消費者心里肯定就會覺得不平衡。” 另一家小型超市負責人也擔心,消費者在小超市只會購買一些急需的商品,可塑料袋收費以后,塑料袋價格競爭會使一部分消費者選擇在大超市一次性購買大量商品,減少到中小超市消費的次數。“現在部分牛奶、飲料的利潤只有0.1元,如果購物塑料袋銷售差價讓超市自己承擔,一些商品就等于無利可圖,影響中小超市的經營。”這位負責人對記者說。 專家 價格要統一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節約網負責人李曉群認為,應當由政府部門牽頭,會同商會、同行業協會、廠家共同來制定塑料袋價格。廠家出具加工成本,按普通塑料袋目前原料和加工成本將大中小幾種規格的塑料袋分別計算,商家再報上流通成本,二者相加后的成本即為每只塑料袋的收費標準。在得到政府的確認后,以此作為統一標準下達給各大商場。 (來源:新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