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 空調病 “空調病”最常見的癥狀是鼻塞、鼻癢、傷風、流淚等,有的還伴有發燒、腹瀉、咳嗽等癥狀。 專家分析,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最易患上“空調病”,原因在于兒童的溫度感差、體溫調節功能差、抵抗力弱,因此長時間吹空調,兒童很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此外,密閉空調房間內空氣污染,室內裝修和家具釋放的有害物質甲醛、苯和氨氣等,直接刺激兒童的呼吸系統,成為誘發兒童患“空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專家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幾方面:一要防冷,有小兒的室內溫度宜控制在26攝氏度左右。在空調室內要穿適宜的棉質內衣,以防著涼受寒;二要防風,空調冷風不要直接吹向人體,兒童床注意勿置于冷風直吹處;三要防濕,保持兒童房內干燥;四要防霉,避免霉菌滋生,導致哮喘病;五要防污染,要加強兒童房的室內環境污染檢測和凈化治理;六要防密閉,房間應經常開窗換氣,確保室內空氣新鮮。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空調成了不少學校、單位和家庭的必需品,加之連日來的“桑拿天”,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了不少市民的咨詢電話,這些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和學習的市民,不同程度地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乏力等類似感冒的癥狀,有的還會感覺關節酸痛、頸僵背硬、肩頸麻木甚至皮膚過敏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這類現象就是現代醫學所謂的“空調綜合癥”或“空調病”,因為所處環境內外溫差較大,人體感覺忽冷忽熱,造成了人體內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 針對“空調病”,疾控專家也給市民提出了一些預防的建議。“使用空調必須注意通風,每天應定時打開窗戶,讓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空調機最好每兩周清掃一次。”專家指出,長期在空調下工作和生活,要多喝開水,加速體內新陳代謝,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量流汗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 此外,空調室溫和室外自然溫度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度為宜,夜間睡眠最好不要用空調,入睡時關閉空調更為安全。由于經常出入空調環境、冷熱突變,皮膚附著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內阻塞,引起感染化膿,因此要常常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專家提醒,市民要注意衣著,應達到空調環境中的保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