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 觀點 在孩子的成長中,年輕的爸爸媽媽都會對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孩子不要偏食、不要尿床、不要哭鼻子……但是常常事與愿違,孩子們根本不理會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結果往往是父母拿出家規,用命令、呵斥、責備等方式叫孩子只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但這最多換來的是表面的、暫時的服從,難以有本質的改變。 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觀點呢?看一看下面這些家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或許你就會從中琢磨出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觀點的好方法。 妮妮(女,3歲) 不良習慣:不吃早飯 以前不管我們怎么哄勸、請求、斥責,妮妮就是不肯吃早飯。怎樣才能使她吃早飯呢? 經過觀察發現,她喜歡模仿我,喜歡感到自己是個大人。因此,一天早上,我便對她說:"妮妮,今天媽媽不舒服,你能不能代替媽媽做頓早餐?"妮妮高興的直拍手,像個大人一樣指點我:"好哇,我今天做飯給你們吃。媽媽,你到那邊去休息!"于是,我"聽話"地退出了廚房。 不一會兒,她爸爸裝著無意中走進了廚房,看見妮妮正在攪動著雞蛋。妮妮一看見爸爸就高興地說:"爸爸,你看,這是我自己做的早餐。"于是,在爸爸的幫助下,她終于做好了"自己的早餐"。 這天早上,在沒有任何人的哄勸下,女兒吃了一大碗雞蛋面。由于是自己親自動手做的早餐,她從中找到了做大人的感覺。 偉偉(男,3歲半) 不良習慣:尿床 偉偉平時跟他奶奶睡覺。每天早上,奶奶醒來就會摸摸床單,說:"偉偉,你瞧,你昨天晚上又做了‘好事’。"偉偉這時就急切地申辯說:"沒有,我沒有,是你干的。" 以前無論我們怎樣羞他、責備他,甚至打他,一切都無濟于事。怎樣才能使偉偉停止尿床呢?在聊天中,我知道了他的一個小小的要求:第一,他想跟爸爸一樣穿著睡衣睡覺;第二,他想要有一張自己的小床。 第二天,我把他帶到商場,對售貨員小姐眨眨眼,說:"這位小先生要買點東西。"售貨員小姐鄭重地對他說:"小先生,我能為你拿點什么東西?"他站在那兒,雙手倒背在身后:"我要為自己買一張床。" 晚上,等他爸爸下班還未進家門,偉偉便站在門口叫了起來:"爸爸!爸爸!快來看,我為自己買的床。"爸爸看著新買的小床,說:"這是你自己的新床,真漂亮呀!是不是?""是!""你和它從此就是好朋友了,你要是把它尿濕,它就會變得難看,對嗎?"偉偉像個小大人似的說:"對!對!這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會把它尿濕的。" 從那以后,偉偉晚上就注意少喝水,再也沒尿過床。 剛剛(男,5歲) 不良習慣:偏食 剛剛的身體很瘦,我們擔心他體重不足,發育不良,而他又偏食。我們總勸他多吃,他就是不聽。 有一天,我剛做好晚飯,剛剛哭著跑了回來,對我說:"媽媽,有個小胖子欺負我。"我感到吃驚,就問:"他怎么欺負你啦?""他把我趕下車,騎著我的車玩去了。"原來剛剛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后都要在門前的人行道上騎一會兒腳踏車,鄰近有個比他大兩歲的小胖子常常欺負他。 顯然,這件事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我感到這正是一個讓他改正偏食習慣的好機會,就對他說:"剛剛,如果你肯好好吃飯,改掉偏食的壞毛病,什么肉、菜都吃,你肯定可以長得又高又結實,別人也就不敢輕易地欺負你了。"聽我這么說,剛剛逐漸改正了不吃菜的不良習慣,身體也慢慢壯了起來。 通過上述的三個小實例,你可能就會發現,要使孩子樂意接受你的觀點,就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把你想要的變成孩子想要的。這樣,他就會認為這是他自己的主意,就會十分樂意地接受你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