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稱為“手口足綜合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夏、秋季多見。 早期識別手足口病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還不愛吃東西,嗓子眼還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檢查口腔時,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蚓G豆樣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瘙癢感。 有的患兒肛門周圍也會出現類似皮疹樣的疹子。它和水痘不同。水痘皮疹以軀干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現在肢端,家長還是可以判斷的。 專家提示 一般情況下,患者病愈7~10天后皰疹愈合,不結痂,不留瘢痕。但有極少數患者可并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擊對象是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歲嬰幼兒為主。染上該病后,孩子一般會持續發熱,熱程為2~7天不等。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幾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會出皮疹。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容易傳染,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傳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氣、臟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歡舔手,或者嘗嘗這個摸摸那個,臉對臉親密說話,所以小孩之間打個噴嚏就會被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了解癥狀,及早預防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預防疫苗。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疾病高發期,家長應加強孩子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督促孩子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凈食物的習慣。 ★家長還應將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時消毒,預防病從口入。 ★盡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 ★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因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