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中含有上百種復雜的化學成分,吸煙時產生的煙霧里有四十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促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一氧化碳、煙焦油、甲苯酸、砷等化合物,尼古丁則是致成癮物質。而在我國巨額的煙草利潤背后,是吸煙相關性疾病導致的巨大健康危害,主要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稱COPD)、高血壓、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糖尿病、精神病等等,其中肺癌發病率已上升為我國腫瘤疾病的第一位。 煙草所致的肺癌往往在吸煙二三十年后才顯現,而且一發現大多是晚期。今年國內統計男性吸煙者比例高達50%~60%。2004年廣州15歲以上市民吸煙率達到20.5%,如單以男性市民計算會高得多。在臨床上我們不時可見40~60歲的COPD患者吸煙20~40年,活動性氣促已使他們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正值壯年卻已致殘,給家庭和個人帶來很大的痛苦。 一人吸煙可能禍及全家 我國民眾對被動吸煙的危害意識十分淡薄,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吸二手煙比主動吸煙危害更大,婦女和兒童對煙霧毒素更敏感。一方面是因為呼出的煙霧小分子更易被再吸收,同時,被動吸煙人群可以是一拖二、一拖四、一拖十的成倍的增加的放大效應,而人群中不乏大量的煙害易感人群。 一位37歲的女性患者,與吸煙的丈夫共同生活了十五年,近期逐漸感到做家務力不從心,做肺功能檢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當被告知被動吸煙是她的主要致病原因,受損的肺功能已無法逆轉,只能維持用藥減輕癥狀時,她非常茫然和沮喪。 還有一位胸廓發育很正常的小伙子,18歲,突然氣胸入院,胸部CT發現雙肺有多個肺大泡,我們建議首先要讓他的父親戒煙時,全家后悔莫及。COPD并非均由吸煙所導致,但幾乎所有的男性COPD患者都有吸煙史,因此有人稱:實際上COPD是人類最容易控制的疾病,只要拒絕吸煙就能減少發生這類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