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 父愛 當嬰兒呱呱落地時,第一個與他親近的人便是母親,在寶貝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數母親也承擔了大部分的喂養、看護、教育的責任,而父親則顯得有些無足輕重。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家庭模式,似乎不存在什么問題。但是,研究表明,在很多父親打拼于職場,母親全力照顧孩子的新型家庭模式下,寶貝越來越處于父愛缺失的邊緣。令人憂慮的是,由于父愛的缺失,寶貝正在遭遇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 奇怪的小病人 2歲半的小寶,爸爸是某公司經理,因為工作繁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通常,爸爸早出晚歸,父子基本見不到面。小寶只是偶爾才能在電話里和爸爸說上幾句話。漸漸地,小寶產生了一種不祥的感覺,他常常惴惴不安地問媽咪:"爸爸為什么不回家呀?是不是不喜歡我啦?爸爸不要我怎么辦呢?"媽咪也發覺小寶近一年來經常煩躁不安、喜歡哭鼻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撕書本、摔玩具、并伴隨有食欲不振、難以入睡、經常做噩夢,有時還從睡夢中驚醒等問題。更讓媽咪擔憂的是,小寶總指著頭部和胸部說自己難受,有兩次竟然昏倒在地。奇怪的是,看起來健康狀況出現嚴重問題的小寶到醫院做了非常全面的檢查,居然沒有發現任何健康問題。 來自心理學的病因解析 在孩子心目中,父親是力量、智慧、剛毅、堅強的象征,有父親在身邊,孩子就會覺得安全,生活也會更加充滿溫馨和快樂。父親的堅強和剛毅給了孩子無窮的力量,也是孩子一生賴以獲得安全感的依靠。相反,如果孩子無法從父親那里獲得安全感,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小寶的病因就在于缺少父愛,缺少安全感。 與媽咪迥然不同的養育風格帶給寶貝全新的愛的體驗 媽咪是寶貝獲取食物和安全的最初來源,因此媽咪和寶貝之間的情感聯結最牢固。年輕的爸爸往往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專心地賺錢養家,從而忽略了"為人父"的作用,無意中減少了和寶貝相處的機會。但是,無論是從家庭的和諧還是寶貝的健康成長來說,讓爸爸參與寶貝的成長,與寶貝融為一體都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是粗線條的父愛,還是細膩的母愛,對于寶貝的健康成長都像空氣與水一樣必不可少。 在與寶貝的交往中,爸爸的風格常常不同于媽咪,媽咪可能更多地使用溫馨的語言,輕柔的撫觸和寶貝進行交流,爸爸則更喜歡在嬉戲中與寶貝交流。爸爸有力的臂膀是寶貝安全的港灣;爸爸用帶有胡碴的臉輕輕地觸碰寶貝,會讓他感受到不一樣的皮膚觸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