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 交流 與寶寶交流從剛出生開始 第一階段 嬰兒從出生至4個月,屬于無意識的交流階段。父母對小兒的咕咕聲或啼哭只能根據自己的想法作解釋,所以,這一階段又稱之為解釋性的交流。小兒開始時也沒有意識自己的發聲或啼哭聲能夠影響父母的行為,但父母自小兒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當做交流的個體,對孩子的不同聲音作出不同的照顧性應答,有的父母會用短的簡單句對小兒說話,特別是母親,有時以高的音調和夸張的聲音逗引孩子。涉獵在這樣的環境中懂得了尋找交流對象,漸漸地產生父母與小兒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聲示意要父母抱、餓了或尿濕了要父母關照等。于是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 4~9個月,為有意識交流階段。4個月的小兒能用眼睛盯著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兒把眼光共同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時,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詞,對孩子說物品的名稱。大約6~8個月的時候,父母可對著圖片說出名稱。而在9個月的時候,小兒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視,即不但注視著事物,還會轉向父母,注意父母的反應,這一能力的出現意味著小兒與父母有了有意識的信息傳遞。不僅如此,9個月的嬰兒還可理解一些名詞,如"燈"、"球"、"狗"等。 第三階段 9~18個月,為單詞階段。約12個月的小兒會說出單詞,單詞的性質大多數為名詞。盡管小兒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動詞,但說動詞要落后于說名詞。在這個階段,小兒會在情境中使用會說的一些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單詞開始時發展得比較慢一些,但接著就會出現一個很快的兩個字組成的詞組。一般來說,小兒至少能說50個單詞,才會發展詞組。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擴大兒童的詞匯量,大概在18個月左右,兩個字的詞組就會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