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 照顧 在產房中的3~5天,什么樣的照顧是新媽媽最需要最期待的?什么樣的情況是最影響產婦恢復和休息的?看看這些過來人媽媽怎么說吧。 在N小時的疼痛和努力之后,準媽媽升級為了媽媽,孕婦變成了產婦。此后產房中的數日,對于剛剛經歷了一場“戰斗”的產婦來說,是調養身心的重要階段。我們通過網站向媽媽們發出征集,請她們聊聊自己當初的情況和感受。希望這些經驗,能給眾多的“準產婦”和她們的家人一些提醒和借鑒。 產房照顧之“最無可替代”——老公 當時我是疼了一天一夜還生不出來,之后又剖腹產的。產后等麻醉藥勁兒過了,全身都很疼,不能翻身、起床。是我先生不斷的貼心的鼓勵,要我堅強一點,才使我思想上才沒有那么煩躁,暫時忘記痛苦。——瑩瑩媽邱鳳儀(廣東) 寶寶出生的前一天是我的生日,但粗心的老公居然什么表示都沒有。加之寶寶過了預產期兩周還不出來,在醫院等待寶寶出生的焦慮和嘈雜環境,使我心情糟糕到了極點。我所有的委屈都在那一天爆發,在病房里足足哭了一個小時……如果你就要生產了,一定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恬恬媽盤靜(北京) 最能安慰新媽媽的就是來自老公的無微不至和耐心了。老公的一聲感謝、一分體貼、一個親吻、一勺飯菜,那是誰也比不了的。疼痛著你的疼痛,幸福著你的幸福,此時床邊的牽手,已經是3個人的手了…… 產房照顧之“最基本需要”——安靜 剖宮產手術后,護士把我推進了觀察室。那里有很多剛剛生產完的媽媽,而且到處是人——家屬、護士、醫生,很吵。我很累,想休息,可是太吵了。于是我請求鄰床說話小聲點兒,可她卻和我的家人吵起架來!我真佩服她動完手術幾個小時就能如此生龍活虎!——琳娟媽媽侯昕宇(昆明) 從我入院直到生完都沒有約到單間(就是希望能好好休息),只好住在一個3人病房。可幸運的是,我們這個房間的媽媽和她們的家屬都特別好。大家都輕聲輕氣,盡量不弄出過大的聲音,彼此都很照顧,很和諧。寶寶們也很配合,不是很鬧。雖然不像住單間那么自如和方便,但起碼的修養環境還是得到保證了。——奕奕媽崔婷(吉林) 作為公共場所的一員,別人是你的環境,你也是別人的環境。盡量與他人協調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共同創造一個寧靜干凈的產房環境。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在不盡如人意的環境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盡可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環境畢竟是外因,即便是產婦也不要過于嬌氣。 產房照顧之“最沒實際意義”——親朋來訪 我感覺那幾天最累的就是接待來探訪的親朋或者同事。而且很影響我和家人的正常交流,老公和媽媽也因為接待客人而無法照顧我。——文蒴媽(深圳) 你最好提前告訴要去看你的人,不要帶鮮花,萬一寶寶或者媽媽過敏呢?而且寶寶需要慢慢適應這個新的世界,畢竟太多人來醫院四面八方的人來看她,多少都會帶來各種細菌到房間,對寶寶總不是很好。——希燁媽吳浩燕 好事傳千里,加之中國人又講究人情,看望產婦和小寶寶卻也屬人之常情,讓人不好意思回拒。但出于對媽媽和寶寶健康和衛生的考慮,只要你把情況說明,相信大家一定能配合。或者你索性晚一點兒把好消息通知出去,就可以難免尷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