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 皮膚搔癢 有些孕婦在妊娠中后期,出現皮膚局部甚至全身搔癢現象。人們把孕婦身上的發(fā)生的這種癥狀當成是特殊的“妊娠反應”,殊不知孕婦皮膚搔癢可能引起胎兒死亡、孕婦早產、產后出血等,醫(yī)學上將這種病癥稱之為“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結癥”。 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是,孕婦懷孕五六個月或七八個月后身上開始發(fā)癢,發(fā)癢的部位多在腹部、少數遍及全身。有的僅為輕度搔癢,有的則奇癢難忍。但做皮膚檢查卻無任何異常。出癢感外,在少數孕婦身上,可檢出肉眼難以發(fā)現的輕微黃疸。一旦孕婦分娩后,搔癢和黃疸現象在一兩天內就完全消失。若孕婦再次懷孕,還可出現同樣癥狀。臨床調查也發(fā)現,母親妊娠時有些癥狀者,女兒懷孕后也可能表現有通過癥狀,說明其有遺傳的可能。據分析,導致黃疸和皮膚搔癢的原因是,因胎兒壓迫膽管,引起膽汁引流不暢,膽鹽不能很好地排泄,于是在肝臟郁結、血中積累,形成黃疸;血中的疸鹽刺激神經末梢,在臨床上表現出搔癢癥狀。 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結癥易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特別是在臨產時缺氧現象較明顯,并易導致孕攙扶發(fā)生早產及產后出血過多。因此,孕婦應當引起重視,去婦產科做檢查,特別是在臨床期更不可大意,若發(fā)現孕婦有異常,應加強監(jiān)護,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