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盤 什么是胎盤?功能是什么? 受精卵在子宮腔內著床后,逐漸開始形成胎盤,胚胎的絨毛組織先是侵入子宮內膜,然后逐漸延伸,再慢慢地與子宮內膜緊密地結合,最后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三者融合形成胎盤,在懷孕12周前后完全形成。胎盤呈扁圓盤狀,足月時直徑約15~20公分,中間厚、邊緣薄,重量約500~600公克。 胎盤附著在子宮壁上,建立起母體和胎兒兩套血液循環,兩者血液循環互不相通,藉由子宮與胎盤之間的血液脈絡,主要用以達到母體與胎兒間物質交換的目的。 胎盤可傳送來自母體,提供胎兒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和氧氣,通過臍帶與胎兒相連,供給胎兒,同時能夠帶走胎兒本身產生的二氧化碳與代謝廢物,而讓母體幫忙排出體外。胎盤屏障對胎兒有保護作用,能防止母體內有害物質或較大病原侵入影響胎兒。 另外,胎盤也能產生各種胎兒生長及懷孕進行所需的數種激素及酵素,擁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簡言之,胎盤扮演著供給、排泄、代謝、分泌、免疫等角色。生產后,胎盤在子宮收縮下剝離排出。就因胎盤如此的重要,一旦發生胎盤功能不全時,肚子里的寶寶就會受其影響,有可能造成缺氧、窘迫、營養不良、發育遲緩、智力受損、甚至胎死腹中等現象。 「胎盤」在守護胎兒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胎盤功能的健全與否與胎兒的健康發展影響甚巨。「胎盤鈣化」好發于妊娠第3期之后與過期妊娠,因此,懷孕后期的孕媽咪,更是要妥善注意胎動與胎兒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