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總值上升,固定資產投資提高,財政收入增加,能耗大幅下降,臨江工業經濟大打翻身仗,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截至9月末,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2億元,增幅列全市第一;截至10月末,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9億元,增幅列全市第二;全口徑財政收入3.095億元,增幅列全市第二;與此同時,能耗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居全市第三。 臨江經濟總量小,企業數量少,可支配財力不夠,基礎設施欠賬多。面對重重困難,臨江市委、市政府以加快發展為主題,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擴總量,以硅藻土工業集中區、金屬鎂特色工業園區、冶金鑄造工業園區等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依托,科學合理利用資源,變資源開發為產品開發,由粗放型向綜合利用型轉變,延伸產業發展鏈條,促進產業快速升級,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增強經濟發展實力。 面對硅藻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無序開發、惡性競爭等突出問題,臨江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對現有的硅藻土加工企業進行整頓、整合。同時,加大硅藻土產品的研發力度,在載體、填料、環保功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研發高端產品,力求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產品優勢,進而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擴大資源的影響力,提高產品及產業發展層次,讓硅藻土產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揚名立萬”,今年8月份,臨江市成功舉辦了“2010中國臨江硅藻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并舉行了“中國硅藻土工業城”揭牌儀式。為壯大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發展規模,臨江加快了北京大地遠通公司硅藻土綜合利用、廣源公司硅藻土負離子功能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年末將建成投產。為提高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的承載功能,今年新建8.95萬平方米的公共服務區及硅藻土倉儲物流中心。 以我省汽車和軌道客車對鎂合金的巨大市場需求為重點,臨江大力發展礦產冶金產業。擴大東鋒鎂業生產規模,加快金恒鎂業建設,推進鎂合金型材、板材、壓鑄件等產品開發,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在冶金鑄造園區,重點推進了沈陽機床臨江大型鑄件、東大博聯特公司羚羊鐵綜合利用、通化巨源集團10萬噸鐵線、紫金礦業收購等項目建設,推進冶金鑄造由粗放生產向集約加工轉變,延長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促進礦山廢渣、鐵礦石尾礦、粉煤灰等資源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粉體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形成新材料產業集群。 圍繞林木資源,臨江致力于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他們重點加快寶健木業、祿林木業、森工集團臨江刨花板公司等企業發展,擴大實木復合地板及人造板生產規模,并向高檔家具、辦公用具、新型裝飾裝潢材料等產業延伸,打造品牌,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其中寶健木業的“爽風牌”環保型木質百葉窗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突出項目帶動,增強工業發展后勁與活力。在抓好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的同時,臨江全年共安排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98項,總投資123.3億元。新建項目60項,工業項目占21項,總投資45.9億元。續建項目38項,工業項目占19項,總投資29.5億元。截至目前,全市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共開(復)工90個,完成投資50.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