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肆虐過的大街小巷,在泥石流沖擊過的山坡路旁,一個個身帶耀眼紅袖標的身影在不停地奔波著,忙碌著。他們有的挨家挨戶查巡滯留人員;有的耐心指引群眾轉移到安置點;有的背負著老、弱、病、殘;有的抬著擔架在崎嶇不平的巷道里小艱難前行……這是由臨江市環保局抗洪搶險隊正在大湖街道執行抗洪搶險任務,在抗洪搶險的戰場上譜寫著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環保衛士之歌。 暴雨驟降:環保搶險隊沖鋒在前 7月31日凌晨1時,暴雨從天而降。鴨綠江沿岸諸多鄉鎮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農作物、建筑物、基礎設施損毀嚴重。31日早上,臨江市環保局第一批22名職工便快速趕到大湖街道災區,投身到了抗洪救災第一線,冒著泥石流、山體滑坡和洪水來襲的危險,轉移群眾、巡查危房、安撫災民。 大雨一直在持續,大湖街道上游的小湖電站大壩出現險情,需要馬上轉移人員。有很多群眾不愿轉移,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們便不厭其煩地進行解釋和勸說。他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把自己的雨衣脫給群眾;將街上玩耍的孩子送到大人手中;將行動不便的老人背到安全地帶。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他們在深夜又挨家挨戶地巡查,將偷偷搬回來過夜的群眾帶離危險區域。 由于災情嚴重,大湖街道在應對險情時顯得人手不足,環保局主動請戰,哪里缺人手,便沖到哪里。8月1日,搶險隊員不顧昨夜的疲憊,又擔負起搬運救災物資,幫助街道防汛指揮部安撫災民的工作。 洪災再襲:搶險隊員真情守護生命 8月4日,又一輪汛情出現,大湖社區和地處偏遠的辣椒村396戶居民需要轉移,需用擔架抬的19人。面對艱巨的任務,臨江環保局搶險隊員們,編制了轉移居民登記表,詳細登記轉移群眾各類信息,挨家挨戶進行轉移。 居民許登玉家的老大娘70多了,長年臥病在床,從來不出屋。在8月4日通知的時候,她想晚上搬到兒子家樓上住,因為那里是安全區,隊員們就沒對她進行轉移。最后排查時卻發現老人還在家里,而且表示不想走了,誰勸也不行。見到搶險隊員,老人的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看到你們我就放心了。”經過搶險隊員孫鴻偉、張輝耐心地勸說,老人家還是猶猶豫豫,外面的雨逐漸大起來了,情況緊急。二人背起老人就走,將其安全地送到醫院安置點,進行了妥善的護理。此時,倔強的大娘感激地說:“給你們添麻煩了,謝謝這些孩子!” 一位叫侯培杰的老大娘住得很偏遠,因半身不遂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擔架只有一副,時間緊迫,搶險隊的三位小伙子王慶磊、于洋、石大偉毫不猶豫地將她背起趕往安置點。由于地處山頂,道路崎嶇,三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途中休息的時候,老人突然哭了起來。大家勸她說,要是房子沖壞了,政府一定會幫你修好的,不要傷心了。老人一邊擦眼淚一邊說:“我不是心疼這房子,我是心疼你們啊,看把你們累的……” 一遍請不走他們就多次動員。在第四次通知疏散時,住在辣椒村山頂的一位老大娘說:“你們一遍遍地來通知,實在不好意思啊。就別再爬山上來了,我保證走。”但是,搶險隊員們還是不放心,最終陪著她一起下山,直至把她送到安置點。搶險隊員以強烈的責任感,憑著執著、和藹與耐心打動他們,讓他們最終無法再堅持。 8月5日晚上,環保局搶險隊再一次上山排查,進行了兩遍地毯式搜索。到了10點鐘,仍有部分群眾堅決不肯離家,非要等到下雨再撤。在隊員們的耐心勸說下,終于撤出了最后剩余的9戶21人。 從4日下午16時到6日凌晨險情解除時,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員們一共對責任區所有居民進行了六次地毯式排查和疏散,成功地把所有群眾全部轉移到了安置點,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