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1時至14時05分,臨江市出現了144.7毫米持續強降雨,致使鴨綠江干流、支流、內河出現多處險情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災害發生后,臨江市國土資源局立即組成三個調查組分赴森工街道、大湖街道、大栗子、葦沙河、樺樹、四道溝等重災區調查排查,作為以前曾經負責過地質環境管理工作的老地質工作者,李國志同志主動請命,先后參加了重點受災鄉鎮、街道的地質災害調查工作,行車400多公里,完成調查和指導調查工作40余次。 8月3日至10日,李國志同志還參加了新市街道干溝子-高麗溝子段附近居民的群眾疏散工作。這段期間,晚上參加抗洪搶險工作,從沒有回家休息過,白天奔赴各鄉鎮街道會同個鄉鎮中心國土所開展災害點調查工作,他從沒有一句怨言,始終默默無聞地工作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上。 8月9日晚,干溝子溝溝口一段河堤出現險情,他和搶險組員一起,奮不顧身地沖上前去,冒雨將發臭的泥沙裝進編制袋,搭建臨時護堤,不怕苦、不怕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河堤加固了,河堤邊的電線桿沒有被沖倒,附近居民的供電得到了保障。 李國志和搶險組員一起,先后往返6次疏散附近居民,由于多次疏散,很多百姓不愿撤離,甚至有不滿情緒,但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耐心細致的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首先要保證群眾的生命安全。李國志和搶險組同志為了做群眾的工作,苦口婆心、講利弊,耐心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嗓子說啞了,也顧不上喝口水,雖然降雨沒有預告的大,但是百姓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同志的心都放下了。 在8月4日疏散群眾時,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行動不便,李國志就靈機一動,想出了用梯子當擔架的妙招,于是,他就和同志們一起,趟著河水用梯子擔著老人,徒步跋涉4公里,終于把老人護送到了安全位置。李國志和其他5名同志互相替換,爭先恐后,奮不顧身,他還用手機拍下了護送老人的照片,留下了那感人的一幕,并發給長白山日報,于8月7日發表了圖片新聞,通過這一方式,弘揚國土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洪搶險精神。 他常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講求奉獻。只要黨和人民需要,就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無論再苦再累,都要沖在最前頭。”李國志同志的默默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心和公仆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