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彬同志,男,50歲,共產黨員,臨江市建國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防汛工作總指揮。2010年7月31日我市連降罕見特大暴雨,降雨量達144MM,建國街道臺興村遭受巨大損失,據初步估算直接經濟損失達600多萬元。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天災,街道黨工委把全街的中心工作放在搶險救災恢復生產工作上,及時為村民排憂解難,并妥善處置搶險救災事宜,盡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無發生人員傷亡。 一、樹立防汛意識,思想認識到位。 劉洪彬同志作為街道防汛工作主要負責人,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本次暴雨襲擊,果斷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啟動總體防洪預案,及時轉移群眾。根據防洪預案,劉洪彬同志下令從7月29日起建國街道進入重要防御狀態,7月31日臨江市遭遇有史以來特大洪災,災情就是命令,作為街道總指揮,他還要求村、各社區根據本地的防洪預案,及時做好住在低洼地帶的群眾和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地帶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并妥善安置群眾。早上,劉洪彬安排街道副主任吳守護前往五道陽岔險段。早上5點多鐘,吳守護帶領機關干部來到臺興村五道陽岔屯,到達臺興村五道陽岔時,只見前面一片汪洋,道路被阻,車輛進不去。他冒著瓢潑大雨,涉水趕往重災區,看望農戶,噓寒問暖。看到五道陽岔道旁小賣店房屋浸水2尺多深,他又和機關干部一道幫助群眾搬運食品和財務。隨后,他又迅速趕赴到臺興八社、八寶溝、苗圃、水閘等受災現場,察看災情,囑咐機關干部、村干部要以保護生命為第一任務,及時轉移安置被困群眾。 他與機關干部到水閘。水閘的居民區由于地勢低洼,排水設施不暢,附近57戶居民房屋被浸,有的住戶浸水達1.5米,被困群眾達137人。他心急如焚,立即聯系有關部門,請求支援,協同邊防干警逐家逐戶轉移群眾,使人民群眾得到安全轉移。此次共轉移群眾3000多人次,確保無一例人員傷亡。 二、注重險情變化,指揮到位。 災情發生后,劉洪彬同志及時組織街、村干部分片巡查,對發現的險情的地段及時處置。7月31日,干部無一人休息,雙休日他們奔赴各個險工險段,當劉洪彬得知臺興社區低保戶李鳳成身患腦血栓,兒子先天性白內障,住在八寶溝危險地段,山體已經松動時,他馬上讓街道老同志呂洪香前往李鳳成的住處,呂洪香和社區同志把李鳳成和他的兒子剛剛架出屋子,就看到泥石流滑了下來,如在在晚幾分鐘,就可能發生意外。呂洪香向劉書記報告情況,劉洪彬又讓她們把李鳳成父子送到安置點,妥善安排他們的生活。臺興村苗圃包片干部在8月3日巡查時,發現大木排溝山頂有五戶村民房屋已經傾斜,隨時有坍塌的危險,劉洪彬得知情況后,立即趕赴現場察看實際情況,組織干部把五戶村民轉移到安置點,避免險情發生。 三、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位。 為獲得第一手雨情、水情,劉洪彬同志時時關注省市氣象局網站,密切關注雨情和各溝溪水位情況,綜合分析后,及時下達轉移命令;并密切保持與市防汛辦的聯系,及時轉移人員和財產。 災情發生后,劉洪彬同志啟動了全街第二防洪預案:一是周密部署,落實責任。按上級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汛情實際,適時召開6次防汛抗洪緊急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并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全面落實防汛安全責任,實行包片包村包干責任制。二是駐村包干,加強指導。在防汛過程中,他要求各駐村工作隊立即組織干部群眾防汛抗洪,加強對危險地帶的安全巡查,同時指導群眾做好災后重建生產自救工作。三是強化值班,在崗在位。街、村全體值班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保證上傳下達的渠道暢通,保證整個防汛救災網絡正常運行。 四、災后重建,指導到位。 7月31日暴雨剛過,劉洪彬同志就帶領部分駐村干部深入各村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在訪問災民情況時,他總是用一顆善良安撫災民的心,使災民心中得到極大安慰,重新鼓足干勁重建家園的決心,每到一處,劉洪彬同志總是走在前面關心災民;下村干部和村干部,都被他這種工作作風和關心災民那份熱情深深感動。根據村里的災情,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災后恢復和預防計劃,組織村民開展抗災自救,重建家園。調集4臺鏟車、16臺翻斗車、500名村民上路搶修,搶通了水毀道路;機關干部每人包保 5 戶重災戶,每天登門看望,及時、掌握了解他們的吃、穿、住、行、用等,幫助村民渡過難關。 此次災情雖然非常嚴重,但我街道干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在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劉洪彬同志的實時指揮下,全街上下眾志成城,抗洪救災,沒有發生一例人員傷亡,最大限度減少群眾的財產損失,并使群眾及時恢復生產,取得了抗洪工作的階段性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