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州是图av/欧美日韩av无码在线/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午夜两性试看

臨江網

 找回密碼
 點這里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臨江老照片
臨江網 首頁 臨江資訊 查看內容

十年一劍勤磨礪 危難時刻顯身手——市環保局抗洪搶險紀實

2010-8-11 12:31| 發布者: admin| 查看: 383| 評論: 0

2010年夏,臨江市大湖街道。

在洪水肆虐過的大街小巷,在泥石流沖擊過的山坡路旁,一個個身帶耀眼紅袖標的身影在不停地奔波著,忙碌著。他們有的挨家挨戶查巡滯留人員;有的耐心指引群眾轉移到安置點;有的背負著老、弱、病、殘;有的抬著擔架在崎嶇不平的巷道里小艱難前行 … …

這是由臨江市環保局28名機關干部組成的抗洪搶險隊正在大湖街道執行抗洪搶險任務。

他們沒有健壯的體魄,沒有救援的經驗,但是他們卻具有多年來不畏困難、勇于拼搏的團隊訓練經驗,以及心懷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強烈責任感,能真正做到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時候,發揚大無畏的精神,迎難而上。在洪災面前盡顯臨江環保人紀律嚴明,團結向上,勇敢善良的本色。在抗洪搶險的戰場上譜寫著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環保衛士之歌!

初戰告捷

7月31日1時左右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暴雨來勢之猛、強度之大、范圍之廣,屬臨江史上罕見。鴨綠江沿岸諸多鄉鎮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農作物、建筑物、基礎設施損毀嚴重。31日早上,接到市政府通知,前往大湖街道抗洪搶險。短短40分鐘后,臨江市環保局第一批22名職工便全副武裝趕到大湖街道災區,投身到了抗洪救災第一線。

到達災區后,看到慘烈的災后場面,隊員的心一下子被揪緊了。災民那一雙雙無助的眼神,驚魂未定的表情,都讓隊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目睹著眼前一片狼籍,隊員們心情都很沉重。但是此刻,一股強大的愛的力量已經在他們心中迅速凝聚起來。局長于宗琦的命令簡單而且堅決:安全、關愛、堅強。部署完畢,一聲令下,隊員們立即奔向各自的崗位。他們冒著泥石流、山體滑坡和洪水來襲的危險,轉移群眾、巡查危房、安撫災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環保人的凝聚力、戰斗力。

大雨一直在持續,大湖街道上游的小湖電站大壩出現險情。如果潰堤,整個大湖街道將變成一片汪洋,后果不堪設想。此時,氣氛驟然間變得緊張起來。市委書記王樹平果斷下達了撤離群眾的命令。焦急等待任務的環保局搶險隊員們立即沖向各條街道,快速向高地疏散居民。有很多群眾由于舍不得家中財產,不愿轉移,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們便不厭其煩地進行解釋和勸說。他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把自己的雨衣脫給群眾;將街上玩耍的孩子送到大人手中;將行動不便的老人背到安全地帶。在水情危急的7月31日晚,環保局負責看守清理完畢的區域。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他們在深夜又挨家挨戶地巡查,將偷偷搬回來過夜的群眾帶離危險區域。

由于災情嚴重,大湖街道在應對險情時顯得人手不足,環保局主動請戰,哪里缺人手,便沖到哪里。8月1日,搶險隊員不顧昨夜的疲憊,又負擔起搬運救災物資,幫助街道防汛指揮部安撫災民的工作。在這次抗洪搶險任務中,環保局多年來團隊訓練的成果,在實戰面前順利通過了考驗。

勇挑重擔

第一次洪峰過后,環保局抗洪搶險隊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充分信賴。根據天氣預報,5日凌晨,臨江地區又會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市政府明確指示環保局繼續負責地域廣、地勢險的大湖街道辣椒村和大湖社區的抗洪搶險工作。環保局接到任務后,立刻積極備戰,對第一次任務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制定了更為周詳的行動計劃,把全局人員分為前線和后方兩個分隊。前線負責抗洪搶險,后方負責環保常規業務和后勤保障。

8月4日早上8點,環保局抗洪搶險隊便早早到達了大湖接到災區,聽候命令。在市委常委、副市長姜泰的指揮下,局長于宗琦主動請戰,要求承擔任務最重的大湖社區和地處偏遠的辣椒村疏散任務。這項任務中,需要疏散396戶,安置830人,其中91戶居住比較偏遠,需用擔架抬的19人。面對艱巨的任務,搶險隊員們,不但沒有一個人皺眉,反而士氣更加高漲。經過第一次抗洪搶險任務的鍛煉,隊員們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他們制定了細致周全的轉移方案,按照以人為本,科學轉移的方針,編制了轉移居民登記表,詳細登記片區內戶主姓名、現有人口數、投親情況、需要安置情況和聯系電話。編寫了通知小條,告知群眾轉移的注意事項和必須攜帶的物品。根據街道防汛指揮部的要求,將居住地段分為高度危險地段、危險地段、一般危險地段三類,按照危險程度在三個時間段內實施轉移。

險情就是命令!方案確定之后,搶險隊員們懷著極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立即對住戶展開了地毯式的巡查,挨家挨戶進行梳理,見門就敲,見人就疏散。在填寫轉移居民登記表時,著重對家中有病人、行動不便的、思想麻痹不想轉移等特殊情況認真做好記錄。8月4日下午4:00第一次走戶完畢,42戶由于家中無人,晚飯后搶險隊進行了第二次走戶,確認每戶都通知到位。此后一直到6日凌晨險情解除時,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員們一共對責任區369戶居民進行了六次地毯式排查和疏散,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地把所有群眾全部轉移到了安置點,出色地完成了疏散任務。省民政廳和白山市的領導到大湖街道視察災情,見到了臨江市環保局充滿激情和愛心的搶險隊員正在疏散群眾,不禁連連稱贊,對他們的組織性、紀律性和良好的工作作風給予了高度評價。

魚水情深

需要疏散的群眾中,許多人不愿離開自己的家。搶險隊員以強烈的責任感,憑著執著、和藹與耐心打動他們,讓他們最終無法再堅持。在第四次通知疏散時,住在辣椒村山頂的一位老大娘說,“你們一遍遍地來通知,實在不好意思啊。就別再爬山上來了,我保證走。”但是,搶險隊員們還是不放心,最終陪著她一起下山,直至把她送到安置點。

居民許登玉家的老大娘70多了,長年臥病在床,從不出屋。在8月4日通知的時候,她想晚上搬到兒子家樓上住,因為那里是安全區,隊員們就沒對她進行轉移。最后排查時卻發現老人還在家里,而且表示不想走了,誰勸也不行。見到搶險隊員,老人的女兒高興地說,“太好了,看到你們我就放心了”。經過孫鴻偉、張輝耐心地勸說,老人家還是猶猶豫豫,外面的雨逐漸大起來了,情況緊急。二人背起老人就走,將其安全地送到醫院安置點,并得到了妥善的護理。此時,倔強的大娘感激地說:“給你們添麻煩了,謝謝這些孩子啊”。

一位叫候培杰的老大娘住得很偏遠,因半身不遂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擔架只有一副,時間緊迫,搶險隊的三位小伙子王慶磊、于洋、石大偉毫不猶豫地將她背起趕往安置點。由于地處山頂,道路崎嶇,三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途中休息的時候,老人突然哭了起來。大家勸她說,要是房子沖壞了,政府一定會幫你修好的,不要傷心了。老人一邊擦眼淚一邊說:“我不是心疼這房子,我是心疼你們啊。看把你們累的… …”

正是搶險隊員們耐心、細致、貼心的行為把群眾們深深感動了,有的還熱情地拿煙送給隊員們,環保局搶險隊員們都婉言謝絕了,他們告訴群眾:環保局有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群眾們紛紛樹起了大拇指:“這幫帶紅袖標的人真不錯,態度好,能吃苦,好樣的!”

搶險隊員王春龍在行動中扭傷了腳,卻堅持輕傷不下火線,還和于仁禮輪流背一位老大娘轉移,老人不停要求他們停下來休息,他們卻說:“不累,沒事”。這也是兩天來隊員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8月5日晚上,環保局搶險隊再一次上山排查,進行了2遍地毯式搜索。到了10點鐘,仍有部分群眾堅決不肯離家,非要等到下雨再撤。在隊員們的耐心勸說下,終于撤出了最后剩余的9戶21人。

而這感人的的畫面僅僅是抗洪搶險中小小的一幕。

“五項全能”

由于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執行任務堅決、快速,完成出色,被姜泰副市長親切地稱為“尖刀班”,說要讓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這個尖刀班沒有辜負它的名字,事實證明,它不僅能夠完成預定任務,在抗洪搶險過程中還能夠出色完成多項臨時性的機動任務。

擔架小分隊 在這個區域中,有19人因為行動不便或者癱瘓在床,撤離時需要協助。環保局專門從醫院借來擔架,選出體格健壯的隊員組成擔架隊。由于洪水沖刷,山坡上的道路崎嶇不平。在轉移途中,這些平時看上去粗心大意的男人,一下子都變得非常細心起來,生怕老人覺得不舒服,一個個都小心翼翼地走著每一步路,不停地陪病人說話,詢問他們是否舒服。5日深夜,擔架隊接到一個緊急任務:安置點的一位老大娘心臟病發作,需要快速送醫院搶救。已經疲憊不堪的擔架隊二話不說,立即趕往安置點,及時把病人送到了醫院。經過緊急救治,老人終于轉危為安。

巡邏小分隊 撤離至安置點的群眾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家里沒有人看管,容易被盜。搶險隊員在疏散的時候就向他們保證過,會有人幫他們看家的。5日晚,為防止有人進入撤離群眾家中行竊,讓在安置點過夜的群眾放心,保持災民情緒穩定,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在又主動承擔起了治安巡邏的任務。午夜時分,各小組在結束疏散任務后,又分成四個區域,不知疲倦地冒雨在村屯中認真巡邏。

“工程”小分隊 搶險隊員們沒有僅僅是完成疏散任務就完事大吉,他們憑著一顆愛心,在疏散過程中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8月4日,他們在疏散過程中中發現,大湖社區王鳳德老人家房屋已被洪水沖刷。而這一家三口,父子倆智障,妻子腦血栓,沒有能力維修護墻。即使再下小雨,也可能造成房屋受損。在當天疏散任務結束后,局長于宗琦又親自帶領搶險隊員趕到老人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他們清理水溝、添裝沙袋、修建防洪墻,從晚上6:30一直干到深夜。老大爺在一旁感激得不停地說“謝謝啊,謝謝你們啦… …”。他的鄰居也被這種場面感染,主動加入到了勞動中來。

這一晚,隊員們始終冒雨堅守在抗洪第一線,隨時聽候防汛指揮部的命令,直到汛情穩定。

在幾天連續作戰過程中,臨江市環保局抗洪搶險隊兌現了絕對不給地方政府和群眾添麻煩的諾言。他們自己裝備防雨用具,兩天的飲食供給完全由單位自行解決,沒有花街道一分錢。他們時刻牢記自己的任務是:抗洪搶險。幾天中,28名隊員擠在兩間狹小的辦公室內休息待命,睡的是桌椅板凳,吃的是從臨江送上來的盒飯,盡管如此,他們從沒有任何怨言。在艱難的環境中,他們用歡聲笑語和樂觀的態度驅除疲勞,迎接新的挑戰。隊伍需要磨礪,戰斗力需要積累。多年來不懈的努力,打造了臨江市環保局這支鋼鐵般的隊伍。它保持并發揚了吃苦耐勞,心系群眾的革命傳統;它有鐵一樣的紀律,又有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工作氛圍;它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氣勢,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敢于克難攻堅,勇于追求勝利的隊伍。

如今,洪災的危險還未結束,環保衛士已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投入新的戰斗。

最新評論

驗證碼 換一個

下級分類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誠聘英才-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手機版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