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吉政辦明電[2010]77號文件精神和臨江市政府指示要求,在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指揮下,在市農業和畜牧業局的具體指導下,畜牧總站結合我市奶牛飼養量小、產奶量少、飼養戶分散、沒有鮮奶收購站的實際情況,決定主要從飼養環節入手,確保奶牛所用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安全。 市農業和畜牧業局領導非常重視,畜牧總站接通知后,立即和城郊畜牧獸醫站的科技人員,于2010年7月10--11日,深入全市各個奶牛飼養場、戶,對其飼料、添加劑、獸藥等使用情況詳細檢查,沒發現使用任何添加劑;對奶牛免疫、消毒、休藥制度進行認真、細致的核查,沒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環節。具體檢查情況如下: 全市現有奶牛飼養戶12個,共存欄奶牛117頭,其中有49頭奶牛正在產奶,每天產鮮奶1500斤左右,均經高溫消毒后,由送奶工直接送到喝奶戶手中。我市沒有鮮奶收購站,檢查中未發現摻雜使假現象。有41頭妊娠奶牛(大多處于干奶期),有后備母牛5頭,有犢牛16頭,有種公牛6頭。 奶戶在生產中所用的飼料主要是玉米、豆餅和秸稈,都產于當地,無污染,沒有使用添加劑,防疫工作由城郊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負責,獸藥由畜主到城郊畜牧獸醫站購買,并嚴格執行休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