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對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項新決策、新思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此高度重視。我省為落實這項工作,省政府出臺了《貫徹實施〈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省政府又召開了“吉林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會議”,王儒林省長親自到會,并做了重要講話,下發了《吉林省2010—2012年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會議要求,到2012年要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由此可見,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大的系統工程。 要解決教育均衡發展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師資源的均衡發展問題,其中,師資配備均衡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市教育局召開城區部分學校教師交流動員大會,目的就是要逐步實現區域內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從而促進我市教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教育公平。 市教育局局長隋道明就開展教師交流有利于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出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把握大局,充分認識做好教師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教育均衡發展,代表著一種理想的發展境界,一種新型的教育發展觀,一種科學合理的政策導向。它是辦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需要。 二、轉變觀念,理順關系,切實做好教師交流各項工作 教師交流是一種改革,是一件新生事物,暫時還沒有成功的經驗,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按照上級會議精神和《吉林省2010—2012年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的要求:各學校和廣大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破除固步自封的想法,不要僅僅局限在學校的小圈子里,要把學校的人,轉變為區域的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想問題,科學合理的對教師進行統一調配和重組。這次教師交流,首先在城區的部分學校進行試點,主要想法是在促進教師均衡發展的同時,盡量減少交流后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不便。 三、加強領導,規范程序,確保教師交流工作順利進行 為了做好此次教師交流工作,教育局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希望各相關學校和擬交流教師要嚴格按照交流程序認真執行。堅決不允許私自調整畢業班教師、違背交流程序、更改交流比例,一經發現,查實后按違紀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隋道明指出,教育的均衡發展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當前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目前,我市的義務教育還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差距較大,既體現在辦學物質條件上,也反映在教師隊伍配備上,還表現在干部隊伍、教育管理和教育質量上。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不足與群眾要求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愿望無法得到滿足的矛盾仍然突出,由此造成了心理不平衡,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既制約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統籌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統籌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重中之重的問題是加強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開展教師交流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辦法,它可以打破教師資源分布狀況,使優質教師資源分布相對均衡,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而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隋道明要求,各學校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要指派一名校級領導干部對擬交流教師進行專門管理,要及時了解交流教師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力所能及地解決擬交流教師合理的、實際的困難和需求。教育局紀檢要對教師交流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同時,要對交流教師的任課情況、工作情況和生活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利用合理的工作時機,對交流教師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局人事科要組織專人進行嚴格考核。對于參與教師交流的學校領導,在教師交流和考核工作中弄虛作假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隋道明最后說,教師交流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任務緊迫而艱巨,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民群眾滿意為目標,以促進臨江教育事業發展為己任,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為臨江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