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七屆六次全會后,臨江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迅速召開市人口計生系統會議,認真傳達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會議確定2010年,全市人口計生工作要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落實全會精神為動力,以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為目標,在全市實施人口計生工作“五大突破”以確保2010年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有更大的發展。 一是在全市人口控制能力要有新的突破。2010年,要切實加強對人口計生工作的領導,在轉變工作思路上,工作方法上把人口控制擺到重要位置來抓,要全面落實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把人口計生納入各級領導班子“一票否決”機制和考核政績的主要內容,采取對連續兩年超計劃生育多例和多胎生育的村(社區)領導和計生員實行罷免制,要在全市開展人口計生大清查、大補救、大落實工作,以確保全市政策生育率控制在91%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9‰以內,出生嬰兒性別比控制在100—107范圍內。 二是全市創建自治示范村建設要有新突破。2010年,全市要在現行計生村(居)民自治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村(居)民自治示范村(社區)工作實施一二三四五運作創建模式,即圍繞一個目標,堅持二個原則,做到三個結合,實現四個到位,落實五大服務,確保人口計生工作由“治民”型向“民治”型轉變,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轉變,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由“制約”型向“激勵”型轉變的計生村(居)民自治示范村(社區)新機制建設,打造我市計生村(居)民自治工作創新品牌戰略。 三是在創建流動人口管理封閉小區上要有新的突破。2010年,全市為應對社區流動人口難點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我市將在社區實施計生管理網絡化、流動人口市民化、技術服務溫馨化、宣傳教育立體化、居民自治民主化的人口計生和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模式,按照政府領導、社區落實、民警配合、物業協助、協會參與、會員監督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抓好小區人口計生和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在全市實施社區人口計生和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實現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封閉式的模式。 四是在打造生育文化園區建設上要有新的突破。2010年,全市要在鴨綠江新型生育文化園區第一期、第二期建設基礎上,以緊緊圍繞營造環境、打造氛圍、部門配合、群眾參與、實施大宣傳、大聯合、出精品、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鴨綠江生育文化園區的第三期工程建設,重點抓好森工街道北山公園、興隆街道東興公園、半島公園的新型人口生育文化園建設和以打造具有臨江邊疆特點和旅游風味特色的文化品位高、科技含量高不同主題的新型生育文化帶。在圍繞園區建設上,突出抓好四個環節,一是突出抓好“結合”;二是突出抓好“融入”;三是突出抓好“滲透”;四是突出抓好“規模”, 把生育文化園區建設與鄉鎮文化、社區文化、村屯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生態文化、旅游文化建設結合,與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和科技“三下鄉”活動結合;與人口計生技術服務、獨生子女創業培訓,建立人口文化大院、農家文化書屋結合,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活動。 五是在人口和計劃生育創新機制上有新的突破。2010年,全市將進一步增強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措施,在理論創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方式創新上,全力實施“五個抓”、“五落實”、“五促進”工作機制,即:抓中央《決定》的貫徹,落實統籌措施,促進創新發展;抓載體創新工作,落實規劃措施,促進示范村(社區)建設;抓機制創新,落實保障措施,促進規范管理,抓難點、重點,落實分類指導,促進平衡發展,抓隊伍建設,落實責任措施,促進作風、行分轉變。 為確保全市2010年人口計生“五大”目標的實現,在全市實施“七個一”工程,即:實施市人大、市政協視察一次鄉鎮(街);市計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幫扶一個鄉鎮(街),市計生局干部聯系一個鄉鎮(街),鄉鎮黨政干部聯絡一個村(社區),鄉鎮計生干部包保一個村(社區),村兩委會班子蹲點一個村屯(社區),計生員走訪一個重點戶和人。在“七個一”工作思路的基礎上重點抓住農村人口控制這個重點、流動人口這一難點和后進村轉化這一關鍵點。在思想上治“松”,在工作上治“假”,在管理上治“亂”,在服務上治“虛”,形成以市包鄉鎮(街)、鄉鎮(街)包村(社區),村包社屯、計生員包重點戶的工作措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牢固樹立常抓不懈,把基層的主要精力引領到落實責任、動態管理、績效考核、優質服務、經常性工作軌道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