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綻放,瑞雪呈祥。彈指間,我們走過了忙碌而充實的2009年。剛剛過去的2009年,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市教職員工的辛勤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校舍建設和教育裝備向標準化邁進;高考工作實現新的突破,市第一中學榮獲白山市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和文科綜合先進集體稱號;師德建設成效顯著,光華中學畢春林老師榮獲白山市慶祝第25個教師節“光榮與感動”頒獎大會特別獎,第三中學在白山師德會上做了經驗交流;義務教育各項政策得到認真落實;成功舉辦了全市第四屆中小學生運動會。2009年,全市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共進,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2010年繼續完善中小學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中小學辦學條件。計劃總投資8850萬元,新建、改造和維修校舍56145平方米。繼續推進教育文化建設,提高素質教育質量。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學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中,逐步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師資、課時的“三落實”。重視學科德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研究和落實德育課程,使德育課程成為學生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渠道,并加強各個學科的德育滲透。針對各類學校學生特點,積極開展社團活動、社會考察和社會服務活動。開展志愿者活動,實施“義工”行動。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全面實施家庭教育干預行動。各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會、教學開放日等活動時機,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堅持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加強學科建設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突破口,繼續開展好劃片教研和集體備課工作,探索構建具有臨江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高中新課改,繼續實施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落實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在普通高中招生考試中加試音樂、美術學科。繼續實施普通高中雙特生、指標生招生制度。舉辦臨江市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活動。以“大課間”活動為載體,落實教育部關于“保證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規定,切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校園集體舞活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疾病預防和宣傳教育工作,鞏固提高藝術課開課率和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學校活動文化建設。以解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切實將“科研興教”“科研興校”落到實處。堅持科研帶動戰略,加強對國家和省級重點科研課題指導、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全市同級、同類學校中開展部分年級、部分學科質量抽測評比工作,以考促學、以評促教,考評結合,提高質量。強化校長質量意識,推動校長履行抓好教學質量的職責,推行校長聘任制,繼續推行校長教學質量工作專題述職制度。 繼續推進職業教育“六項工程”,擴大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影響力。以提高辦學質量為重點,提高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和作用。加強專業建設,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積極引進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提高職業教師素質;加強專業設置,進一步加大招生力度,開拓學生就業渠道,實現專業設置和就業安置的雙突破。做好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建立和完善經費保障、資源共享、條件改善及提高質量等機制,在縣域內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一是狠抓“兩基”成果的鞏固和提高。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時機,多渠道爭取籌集資金,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努力實現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繼續對農村中小學住宿生實施“一補”政策。充分發揮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作用,積極籌集扶困助學資金,保證貧困學生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學。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特殊群體子女(留守兒童、流動人口子女、軍人子女、單親、勞教人員子女、殘疾人等)的教育。二是加強城鄉學校 “聯、幫、促”對口支援活動,堅持開展劃片教研、集體備課等活動。三是提高臨江市勞動實踐總校教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增加養殖、種殖和盆景雕塑項目,對全市城區小學四、五年級和初一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教育。一是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和學歷教育。拿出每年教育經費總額的5%,用于在職專任教師培訓。二是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省文件精神,對全市教職工實行全員聘任制,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堅持師德“一票否決制”。 增強以改革謀發展、以管理求質量的觀念,堅持依法治校,切實維護學校以及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一是規范教學管理。嚴格按照新《教育法》和國家課程標準,落實《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暢通管理渠道,著力謀求教學管理的實效。二是嚴肅財務紀律。建立健全學校財務制度,規范財務管理程序,落實財務管理責任,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杜絕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三是推進民主建設。學校要實施民主管理,實行校務公開,實現教育教學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依法保障學校、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四是強化教育督導。進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的督導評估機制,提高目標的實效性。積極研究探索學校“一督三評”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重點抓好對校長的評價工作,制定并實施校長評價標準。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工作,規范辦學行為,增強大局意識,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嚴禁自立收費項目,堅決遏制“兩亂”行為。堅持執行教育系統行風建設“五條禁令”。并做好春、秋兩季收費工作的專項檢查,高中要認真落實“三限”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