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州是图av/欧美日韩av无码在线/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午夜两性试看

臨江網

 找回密碼
 點這里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臨江老照片
臨江網 首頁 臨江資訊 查看內容

臨江加大投入改善民生

2009-11-13 15:41| 發布者: admin| 查看: 246| 評論: 0

近兩年來,臨江市將70%的新增財力用于改善民生,圍繞群眾亟需解決的迫切問題,集中力量辦實事、辦好事。

臨江市始終把建設山水園林城市、打造宜居佳地、改善人民群眾生存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目標,采取措施,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了城市的整體服務功能,使城市發展更具人性化、更具特色、更具魅力。

臨江是老城區,路窄,路況差,供水、供熱等功能不配套,給老百姓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臨江市著眼于街區路網改造,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幾年來,先后投資5億多元用于城市道路建設。相繼完成了北環路、鴨綠江大街、站前路、迎賓路等市區71條主次干道建設,總里程20.7公里。徹底解決了臨江市區主要街路狹窄、斷頭路多、基礎等級低的問題。目前,市區有97%以上的街路實現了硬覆蓋。

積極推進市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改善城市環境。為營造綠色、環保、舒適的生活環境,臨江市在市區實施大規模的綠化、美化工程。先后在市區建有各類游樂園4處,大型綠地20余處,公共綠地面積105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17.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平方米。同時,堅持“綠化上規模、美化有品位”的原則,對環繞市區的貓耳山、臥虎山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城中生態園、市區植物園;對流經市區的鴨綠江、頭道溝河、二道溝河實施綜合整治,打造碧水環城的城市美景。夜晚,市區1300多盞路燈、過街彩燈、各單位樓型燈交相輝映,一派繁榮祥和的景象。

城區供水問題是臨江的老大難。供水管網是改革開放之初鋪設的,設計不合理,水管老化等問題導致居民經常吃不上水,自來水的鐵銹味困擾老百姓多年。臨江下大力氣解決城區供水問題。2006年,投入110萬元購置自來水凈化設備,2007年、2008年又投入1700萬元在城區重新鋪設主管道,對居民進戶自來水管道進行改造。投資500萬元對自來水水源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如今,臨江城區居民家家吃上了清澈甘甜的自來水,百姓交口稱贊。同時,2008年又投資579.2萬元,用兩年時間徹底解決了全市農村安全飲水問題。2009年投資1.19億元,用于城區自來水改造。

空氣質量好與壞,是一個城市是否適宜居住的重要標志。臨江市城區面積狹小,但各類生產、生活性鍋爐很多,最多時達到128個。這么多的大煙囪向空氣中排放煙塵,臨江的空氣質量可想而之。為解決這一問題,從2003年起,他們在市區實施集中供熱。拆除所有排污煙囪,對生產性鍋爐進行技術改造,全部達到排放標準。市區內鋪設主管道,分期分批對市區居民供熱進行改造,現在市區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空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一類標準。外地來的游客說,在臨江真正體會到了藍天碧水的感覺。

如今,讓臨江老百姓感覺最實惠的還是住房。按照“統一規劃,配套建設,集中連片改造”的原則,積極推進舊城改造步伐,改善人居環境。臨江市突出經營城市理念,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以每年10萬平方米的建設速度對舊城區進行改造。2006年起,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臨江加快了城市棚戶區和煤礦棚戶區改造步伐。2008年末,總投資4.2億元的18.9萬平方米的煤礦棚戶區和21萬平方米的城市棚戶區全面完工,1200多戶居民即將告別低矮潮濕的棚戶區。投資1600萬元、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的廉租房,解決了400戶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對市區最低收入家庭發放住房租賃補貼,做到應保盡保。市區人均住房面積由2003年的13.4平方米,提高到現在的21平方米。2007年,臨江市投資458萬元對550戶農村泥草房進行改造;2008年,又有2800戶農民告別世代居住泥草房的歷史。2009年,累計投資近5億元,完成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

便利的交通使百姓得到了實惠。加快交通網化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是臨江近幾年工作的重點。幾年來,臨江市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了老嶺隧道、臨江至長白八道溝、臨江至八道江界、臨江至撫松界等重點公路建設,構筑了橫貫東西、縱橫南北的交通覆蓋網絡。2008年,沈長線老嶺收費站至臨江北出口12.8公里二級公路建成通車,由此,臨江“兩縱兩橫四出口”的交通網絡基本形成。農村公路建設迅猛發展,全市鄉鎮所在地實現了通油路的目標,83%的行政村完成了道路硬覆蓋,其余村正在建設,有望年底通車。個體運輸戶和農用車成了臨江百姓的又一致富手段。

民生根本是就業。臨江市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按照“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將有關擴大就業,發展勞務經濟,搞好就業培訓等工作切實抓好。市政府責成勞動、就業等部門組織人員進行空崗調查,在摸清崗位數量、所需人員種類和工種的基礎上制定全市開發就業崗位計劃,分批、分階段組織實施。經過幾年努力,走出了一條“依托工業園區吸納就業、壯大龍頭企業轉化就業、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就業”的新路子。被列為吉林省統籌城鄉就業試點縣,并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勞務輸出先進縣”稱號。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臨江市多功能文化藝術中心已動工,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是集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為一體的綜合性大樓,預計今年就能投入使用。實施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開展農村電影“2131”工程和“送文化下鄉”活動。總投資104萬元,總面積1350平方米的4個綜合文化站已完成建設。

“平安臨江”建設受到吉林省表彰;“菜籃子”工程穩步推進;醫療保障改革順利實施;扶貧助困切實落實。臨江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了實處,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

最新評論

驗證碼 換一個

下級分類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誠聘英才-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手機版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