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資料 種 名:黃杯杜鵑 學 名:R.wardii 別 名:- 科:杜鵑花科 屬:杜鵑花屬 產地分布 四川、安徽、江蘇、河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長江以南各省及部分長江以北地區均有分布和栽培;垂直分布在1000m以下。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30米,樹冠倒卵形。樹干端直,樹皮光滑,初灰色,后轉深。新枝綠色,髓心松軟并有片狀分隔。單葉互生,卵狀矩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廣楔形,全緣或微呈波狀,表面深綠,葉背淡綠色,有稀毛,葉柄及背脈均帶紅暈。7月開花,球形頭狀花序,具長柄,雌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瘦果窄矩圓形,具二三縱脊,有窄翅,褐色,11月果熟。 生長習性 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嚴寒。喜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較耐水濕,不耐干旱和瘠薄,在酸性、中性和弱堿性土壤里都能生長。萌蘗力強。 園林用途 喜樹樹形高聳,樹冠寬展,葉蔭濃郁是良好的四旁綠化樹種,宜作庭蔭樹和行道樹。 繁殖培育 用種子繁殖。種子熟后應在2周內及時采集以免散落,陰干后可干藏或混砂貯藏。每kg約3萬粒,千粒重33g。每畝播種量4kg。春播后,當年苗高可達1m左右。大面積綠化時可用截干栽根法。定植后的管理主要是培養通直的主干,于春季注意抹除蘗芽。在風景區中可與欒樹、榆樹、臭椿、水杉等行混植,因幼樹較耐蔭故可天然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