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資料 種 名:喇叭水仙 學 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別 名:洋水仙、漏斗水仙、黃水仙 科:石蒜科 屬:水仙屬 產地分布 原產歐洲及其附近地區,主要分布在英國、瑞典、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及阿爾及利亞等國。 形態特征 為多年生球根花卉。鱗莖卵圓形,由多數肉質鱗片組成,外皮干膜狀,黃褐色或褐色。根纖細、白色,通常不分枝,斷后不再生。葉帶形扁平,葉面覆白粉。花單生,黃色或淡黃色,稍有香氣,花徑約10cm。副冠喇叭形,黃色,邊緣呈不規則齒牙狀且有皺褶。 1950年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將喇叭水仙品種分為喇叭水仙品種群、大副冠品種群、小副冠品種群、重瓣水仙品種群。 生長習性 適應冬季寒冷和夏季干熱的生態環境,在秋、冬、春生長發育,夏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鱗莖處于休眠狀態,但其內部進行著花芽分化過程。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至微堿性砂質壤土。冬季能耐-14.7℃低溫,夏季37℃高溫下鱗莖在土壤中可順利休眠越夏。花期3~4月。 園林用途 喇叭水仙花形優美,花色素雅,葉色青綠,姿態瀟灑。常用于花壇、花徑、巖石園及草坪叢植,也可用于盆栽觀賞。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于5月底進行,翌春3月初發芽,實生苗4~5年開花,多用于新品種培育。分球繁殖于10月進行,翌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芽出土。分切鱗莖繁殖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還可用組織培養法繁殖。鱗莖彩收后用0.1%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消毒30分鐘,撈出晾干。在35℃條件下通風干燥,然后在常溫下室內貯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