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資料 種 名:美麗兜蘭 學 名:Paphiopedilum insigne 別 名:拖鞋蘭、美麗囊蘭、香港兜蘭 科:蘭科 屬:兜蘭屬 產地分布 中國廣西、云南有分布。泰國和印度也有。 形態特征 每苗有葉6~8片,綠色,背面稍淺,基部有亮紫色斑點,中脈向下呈龍骨狀。冬春季開花,通常為一朵花,花大型,色彩比較朵,以黃綠色為主,背萼為粉紅色。 生長習性 有的生長在地上,有的附生在樹權或巖石表面。自然生長于濕潤、具有散射光的半陰環境。直射陽光和干旱的氣候對兜蘭生長極為不利。兜蘭喜溫暖環境,生長適溫3~9月為16~18℃,9月至翌年3月為12~16℃。冬季溫度,綠葉型兜蘭越冬的夜間低溫在5℃以上,斑葉型兜蘭夜間溫度不低于10℃。但少數耐寒品種如硬葉兜蘭,冬季夜間溫度不低于5℃,短時間能耐0℃,也不會受凍害。但冬季溫度經常在1~2℃時,葉片就會枯萎脫落。若溫度在20℃,很難形成花芽,還易出現腐爛病。生長的基質以肥沃、排水透氣的腐葉土最為理想,泥炭、苔蘚或蕨根也可使用,忌用排水不良的黏重土壤。 園林用途 除園林布置以外,開始用于盆栽觀賞。 繁殖培育 兜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 兜蘭因種子十分細小,且胚發育不完全,常規方法播種發芽比較困難。只能于試管中用培養基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胚的培養,發芽后在試管中經2~3次分苗、移植,當幼苗長至3厘米高時,可移出試管,栽植在盆中。從播種至開花需4~5年。兜蘭培養基為花寶1號3克、蔗糖35克、蛋白胨2克、瓊脂15克和蒸餾水1000毫升等組成。分株繁殖 有5~6個以上葉叢的兜蘭都可以分株,盆栽每2~3年可分株1次。分株在花后暫短的休眠期進行。長江流域地區以4~5月最好,可結合換盆進行。將母株從盆內倒出,注意不要損傷嫩根和新芽,把蘭苗輕輕分開,選用2~3株苗上盆,盆土用肥沃的腐葉土,酸堿度在pH6~6.5,盆栽后放陰濕的場所,以利根部恢復。栽培管理 兜蘭屬陰性植物,栽培時,需有配套的遮蔭設施。生長過程中,對光線的要求不完全一樣。因此,管理上比較復雜。早春以半陰最好,盛夏早晚見光,中午前后遮蔭,冬季須充足陽光,而雨雪天還需增加人工光照。總之,切忌強光直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