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食美名遠揚,要一次大快朵頤,夜市是最佳目的地。夜市以濃厚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俘虜每個夜游人士的心,夜市位于各大交通樞紐、人流密集的地方,例如士林、復興南路及華西街等。在這些地方,你能夠真正體會什么叫做“人氣”。 “人”指洶涌得叫你舉步維艱的人潮;“氣”是那由四方八面飄傳而來的食物香氣,琳瑯滿目的各式特色小食,令人花多眼亂;蚵仔煎、大餅包小餅、青蛙下蛋等等遠近馳名! 棺材板 最具江湖地位的臺灣小食,非臺南的獨有小食——棺材板莫屬。所謂棺材板,即是將厚面包中間挖空,填入雞肉、蝦仁、馬鈴薯及牛奶等配料,再于厚面包面上沾上醬料,然后用刀叉逐塊逐塊的切來吃。由于材料豐富,一片棺材板便足以令你飽腹三日,滋味畢生難忘!但要謹記,棺材板要趁熱吃才夠滋味! 阿宗面線 想零距離體會臺灣的平等主義,一定要去臺北西門町的“阿宗面線”,并付出排隊的代價。從最初街邊的流動面檔,到今天偌大的店鋪,唯一不變的,是那用柴魚頭湯熬制,韌性十足,還有入口清爽滑口的手拉面線,令人一試難忘。 魯肉飯 選料上乘,魯肉必須是脆魯(豬頸肉,俗稱皇帝肉),這里的肉才能做成正宗的魯肉飯。大米是上好的粳米;外加一個便當菜——用臺灣獨特調味品腳豆油鹵制的雞蛋,看著就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吃一口,香而不膩,食欲大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