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資料 種 名:白皮松 學 名:Pimus bungeana zucc 別 名:白骨松、虎皮松 科:松科 屬:松屬 產地分布 我國特有樹種。原產我國山西省呂梁山、太行山海拔1200~1850m,河南西部、陜西秦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海拔1000m左右。既可組成純林,也可與側柏、槲櫟、栓皮櫟伴生。遼寧南部、北京、河北、山東至長江流域廣泛栽培。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高達30m,胸徑3m。樹冠寬塔形至傘形。主干明顯或近基部分叉;幼樹樹皮灰綠色平滑,長大后樹皮成不規則薄片脫落,內皮灰白色,外皮灰綠色。一年生枝灰綠色,平滑無毛。針葉粗硬,3針一束,長5~10cm,兩面有氣孔線;樹脂道邊生或中生并存;葉鞘早落。球果錐狀卵. 生長習性 喜光樹種,幼樹能耐蔭。喜涼爽氣候,能而—30℃低溫,不耐濕熱。在肥沃深厚的鈣質土或黃土上生長良好(pH值7~8),耐干旱,不耐積水和鹽土。在長江流域的長勢不如華北地區,常分枝過多結籽不良。病蟲害少. 園林用途 白皮松樹姿優美,樹干斑駁、蒼勁奇特,是東亞特有的珍貴三針松。古時多用于皇陵、寺廟,在那里遺留很多白皮松古樹。宜在風景區配怪石、奇洞、險峰造風景林。可孤植草坪,列植在陵園作紀念樹。配置在古建筑旁顯得幽靜莊重,為我國古典園林中常見的樹種。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亦可嫁接繁殖。砧木用黑松。幼苗要搭棚遮蔭,苗期生長緩慢,園林用苗至少要移植兩次,促進側根的生長,以有利于定植成活。待苗高1.2~1.5m時出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