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 吃手 孩子四歲多了,怎么又吃起手來?真令兵兵的父母不解。幼小的時候兵兵吃過手,但那時孩子小,一般的孩子也有類似問題。后來經過矯正,兵兵就不吃手了。沒想到幾年以后,他又故伎重演,把自己的小手吃得津津有味。這下可惹腦了兵兵媽,先是提醒他,這么大的孩子吃手不好,兵兵雖不敢當面吃卻在背地里悄悄吃;兵兵媽發現后毫不留情,狠狠地揍他一頓,可沒過一天兵兵還是吃起手來;于是兵兵媽下狠心,把兵兵的手用透明膠布封起來,幾天下來,還是沒奏效,他還是愛吃手;兵兵媽請幼兒園的老師幫助兵兵改掉這不良習慣,在老師監督下,兵兵不敢胡來,但只要老師一轉身,他就吮起指頭來。吃手是孩子的通病,幼小的孩子吃手指,是孩子對母乳的依戀,一般斷奶之后,孩子吃手的習慣就漸漸消失。但若孩子到了四歲之后(有的甚至到七歲)還吃手的話,就說明孩子存在身體或心理問題。 大孩子反回來吃手的原因: 孩子的身體問題是孩子體內缺少微量元素,象鋅、鐵等。 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現為壓抑、焦慮、強制、逆反等。 孩子感覺無聊時也會吃手指。 孩子的好奇心養成吃手的嗜好。 對于已有這種不良習慣的孩子,家長在家里要注意用適當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糾正: 首先要帶孩子進行微量元素檢查,若是因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就要及時補鐵鋅類微量元素。 請心理醫生看看是否有心理上的毛病,若有問題的話,就要進行心理治療。 對吃手的孩子不能采取強硬措施,任何形式的打罵或懲罰都無效,且帶來副作用。要以鼓勵的方式來促進孩子改掉壞習慣。 口頭表揚:當發現孩子吃手時,你要提醒他,"好孩子是不吃手的。"他若把手放下不吃,就要表揚他,"兵兵是好孩子。" 物質獎勵:當孩子在大人的提醒下不吃手,最好的促進作用是以物質刺激來鼓勵他要除掉壞習慣的勇氣,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比較奏效。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吃手的時候,以某種特別引人注目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的心思想著另一有趣的事,而停止吃手。 要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象畫畫、寫字、彈琴、下棋、做游戲和其他體育活動等。讓孩子把精力投入到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而將吃手的嗜好逐漸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