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瀉藥 腹瀉是小兒常見疾病,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多種,當服用止瀉藥時,應注意病因治療。 可備用的腹瀉藥:思密達、鞣酸蛋白、參嶺白術散、小兒瀉速停等。 細菌性腹瀉應使用抗菌素。 病毒性腹瀉可使用抗病毒藥。 生理性腹瀉應注意飲食狀況。 服用止瀉藥時應注意: 小兒腹瀉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如不及時治療可因脫水,中毒等而危及患兒生命。所以,不能忽視小兒腹瀉,特別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長期遷延腹瀉。應及時看醫生。注意補充水、電解質,不提倡饑餓療法治小兒腹瀉,以免造成小兒營養不良。 小兒腹瀉病的飲食治療和護理有時比藥物還重要,要加強綜合治療。 不要忽視口服補液鹽的作用。小兒腹瀉丟失大量水、電解質,口服補液鹽可補充之。 如沒有確切的感染證據,不要濫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而加重腹瀉。嚴重者導致霉菌性腸炎。 不要來用肌注藥物的途徑來治療小兒腸炎。 如果小兒無嘔吐,能順利喂給口服補液鹽,病情較輕,無明顯脫水,盡量口服補液,以免因群脈劑補液給小兒帶來痛苦和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