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痘 水痘是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多發生于2-4歲的小孩子,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以冬春兩季比較常見。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傳染性非常強,整個病程都有傳染,其中以早期病兒的傳染性最大。水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也有的是接觸疤疹病人,或者接觸水痘患兒污染的用具、衣物而被傳染得病。 當水痘病毒由呼吸道侵人人體后,就會附在呼吸道粘膜,并且進行繁殖。當孩子身體的抵抗力減弱,就會發病。發病初期癥狀較輕,有發熱、全身不適、食欲減退、煩躁不安等。有紅色米粒大的皮疹出現,略高于皮膚,隆起成丘疹,大約一天后,變為綠豆大的水泡,周圍繞以紅暈,疤疹水樣透明,有時稍為混濁。疤疹出現后1-2天開始干燥,其中間開始凹陷,然后結成痂并逐漸好轉,不留疤痕。水痘的皮疹多見于軀干、頭部,逐漸發展到面部、四肢。由于皮疹不是同時出現,多是分批陸續發出,因此,早出現的皮疹早結痂,晚出現的皮疹晚結痂,在同一患兒的身上可見斑疹、丘疹、疤疹及痂蓋同時存在,口腔、鼻及咽部等處粘膜有類似改變。出疹時常伴瘙癢,患兒吵鬧不安。 對于水痘患兒,主要要做好護理工作,不能讓患兒抓破疤疹,否則容易進入細菌引起繼發感染。嚴重的繼發感染,可引起全身性的膿疤病,并發淋巴結為中耳炎、肺炎、敗血癥等。小兒患水痘后,要多喂開水和吃易消化食物,還要特別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用溫水洗澡。皮膚癢時可涂痱子水、爐甘石洗劑。為了防止水痘患兒抓破皮膚,引起感染,要注意給患兒剪短指甲,勤換衣服。發燒期要讓患兒臥床休息,適當服用退熱藥。疤疹被抓破以后,可局部涂1%紫藥水。 因水痘傳染性很強,目前尚無預防接種方法,為避免擴散傳染,對出水痘的患兒應予以隔離,至水痘全部結痂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