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媽媽, 過敏 過敏人口因社會與環境變遷而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造成過敏的因素很多,除了先天因素之外,懷孕的媽咪要如何從生活中做好防范措施,以降低生出過敏寶寶的機會?而非過敏高危險群的夫妻,是否就能確保寶寶不會過敏?本篇報導將教導媽咪們在懷孕期間和生產后如何避免過敏危險因子,讓寶寶的過敏機率降到最低。 了解過敏 如何確認是否有過敏? 當我們的身體受到外來物質入侵時,體內的免疫系統扮演著防御敵人的角色,也就是對抗這些外來物質,但是當免疫系統反應過度時,反而會產生過敏現象,而引發過敏疾病。過敏性疾病多發生在呼吸道和皮膚,呼吸道部分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皮膚方面則有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過敏的程度會因個人體質以及免疫系統反應程度而有所差異。 是否過敏需經醫生診斷 很多人出現打噴嚏、皮膚癢就認定是過敏造成,事實上一般民眾對于過敏很難百分之百自我判斷,例如許多常見的非過敏性疾病癥狀,往往會和過敏癥狀混淆,如眼睛癢、咳嗽、流鼻水、肚子痛、惡心、嘔吐等,如果要確認是否有過敏,最正確的方法是就醫,讓醫師根據病史與臨床癥狀來確定是否有過敏疾病,而抽血檢驗則是輔助工具,不能作為確認是否有過敏的診斷依據。 不過有些癥狀還是可以從發生的時間做初步分辨,例如感冒引起的癥狀多會有一定的病程,大約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愈,但是因過敏引起的咳嗽、鼻塞等癥狀,通常會持續很長時間,且固定在每天早上、晚上,或半夜的時候出現,白天癥狀可能會消失。 抽血檢驗可確認過敏原 要確定自己是否有過敏疾病,必須依據病史與臨床癥狀才能確定診斷,而想了解自己對什么過敏,除了觀察周遭環境及平常飲食外,可藉由簡單的抽血檢驗來確定過敏原,目前常見檢驗方式有過敏原定性檢驗、特異性過敏原免疫檢驗和皮膚試驗。 1.進行過敏原篩檢 當醫師懷疑病人有過敏病時,會先進行食入性及吸入性過敏原篩檢,檢查方法為抽血檢測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篩檢結果為陽性時,接著進行下一步的個別過敏原檢測,以找出病人對哪一種過敏原過敏。 2.進行個別過敏原檢測 抽取6-8毫升的血,進行個別過敏原測試。經由此法,可以了解病人對哪一種過敏原過敏。個別過敏原測試有兩種方法: (1).半定量檢驗法,可檢測36種常見過敏原,包括20種吸入性及16種食入性過敏原。 (2).定量檢驗法,可檢測10種常見吸入性或10種常見食入性過敏原,也可檢驗一些較少見的過敏原。 3.過敏原皮膚測試 皮膚測試法為傳統的測試法,方法是將11~15種過敏原(每家醫院測試的過敏原數量多寡不一)試劑打入皮膚15分鐘,看皮膚有無過敏反應。 防范生出過敏兒 孕媽咪生出過敏兒機會有多少? 現代人得到過敏病的機率愈來愈高,那么該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以幫助下一代遠離過敏疾病的威脅? 新光醫院婦產科張建玫醫師表示,寶寶過敏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大類,先天性過敏可能與遺傳或媽媽在懷孕期間接觸到過敏物質有關;如果寶寶出生后因接觸過敏性物質才引起過敏,就屬于后天性過敏。 貼心提示: 準媽咪們只要在懷孕期間和生產后,從生活、飲食以及環境中確實遵循原則,避免接觸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寶寶的過敏風險,使之遠離過敏疾病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