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精子癥, 不育 無精子癥是指射出的精液離心沉淀后,經顯微鏡檢查無精子。 【病因】 無精子癥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睪丸生精功能障礙,精子不能產生,又稱真性無精子癥。第二類是睪丸生精功能正常,但輸精管道阻塞,精子不能排出體外,又稱阻塞性無精子癥。 1.精子生成障礙 (1)遺傳性疾病:常染色體或性染色體異常影響睪丸生成精子、如克氏(Klinefelter)綜合征等。 (2)先天性睪丸異常:睪丸發育異常或睪丸位置異常均能使精子生成障礙。 (3)睪丸本身病變:如睪丸外傷、炎癥、扭轉以及睪丸血管病變。 (4)內分泌疾病、垂體功能亢進或低下、垂體腫瘤、腎上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甲亢或甲低均可影響精子生成而造成無精子癥。 (5)嚴重全身性疾病和營養不良可致無精子癥。 (6)放射損傷及藥物特別是細胞毒性藥物等因素,使睪丸生精細胞損害,嚴重時可致無精子癥。 2.阻塞性無精子癥患者第二性征、性欲、性功能正常,睪丸發育正常,有精子生成,但因輸精管道阻塞而無精子排出。病因包括:①先天性畸形,常見有附睪頭異位、附睪管閉鎖、輸精管缺如或不發育;②感染、淋球菌、結核菌和其它一些細菌感染可引起附睪及輸精管阻塞;③附睪處囊腫壓迫附睪管引起阻塞;④損傷使輸精管道阻塞。 【診斷】 精液離心后取沉渣鏡檢,3次均未發現精子,可確診為無精子癥,尚需進一步明確病因。 體檢時,注意第二性征的發育情況及外生殖器發育情況,若睪丸容積小于10毫升,質地異常柔軟,常提示睪丸功能差,觸診應注意附睪、輸精管有無畸形,結節等。內分泌檢查,血清FSH(卵泡刺激素),LH(黃體生成素),PRL(催乳素),T(睪酮),DHT(雙氫睪酮)有助于辨別是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還是繼發性睪丸功能衰竭。 睪丸B超可發現睪丸大體病變,睪丸活檢可提供更加確實的診斷治療依據。 【治療】 1.精子生成障礙而致真性無精子的治療本類疾病治療效果較差,特別是無睪癥及睪丸病理改變嚴重的疾病。雙側隱睪患者若及早手術治療尚保存生育能力,但大于5歲仍未手術,預后不良,對于生精功能低下,FSH值在正常范圍內可用克羅米芬每日50mg,連服3個月,如有效繼續服用直至精子數恢復至2000~6000萬/ml,其它如他莫西芬,HCG和HMG等藥物亦有效果。 2.阻塞性無精子癥的治療對于由于輸精管道炎癥,水腫而致阻塞者,可用抗生素加糖皮質激素治;由于囊腫壓迫引起者,可手術切除囊腫;對于先天畸形或發育不良嚴重等梗阻無法解決者,可考慮供精者精液人工受精(AID)來補救。 |